龍山校園棲地簡介
依據校園的土地使用方式,與所在環境條件的差異,龍山校園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的微棲地:操場草皮、植草磚、水生池、花圃、東大荒、停車場、…等。因為人工栽植的樹木及觀賞用花草,它們的生長地點是人為決定的,不容易看出與棲地間的關係,所以,本章主要是以自然生長的草本植物為介紹的重點。此外,水生池是以水生動物為主。
第一節、 操場草皮區
本區是學生活動最頻繁的區域之一,生長於此的生物不斷處於長期的人為干擾-如草皮修剪、學生踩踏-生物隨時承擔著極大的環境壓大,同時也練就了超強的適應力,是一處觀察生物如何面對惡劣環境的好地點。
生長於草皮區的植物大致有以下幾種:狗牙根、地毯草、二耳草、鋪地黍、假吐金菊、假千日紅、大飛揚草、紅乳草、牛筋草、車前草、翼蠅草、薺菜、金午時花、莧菜、等,茲分述如下:
1、人為栽植:如狗牙根、地毯草、二耳草、鋪地黍等,佔據了大部份的草皮區,除了在冬季部份人為踩踏破壞較為嚴重的區塊之外,其餘整年可見,是本區的優勢種。這類的草皮植物,主要是以走莖(地上和地下)來拓展領域,一但成功立足之後,其他植物就很難與之抗衡了。
2、自然生長:如假吐金菊、假千日紅、大飛揚草、紅乳草、牛筋草、車前草、翼蠅草、薺菜、金午時花等,因為草皮區大部份已被人為栽植的種類所佔據,所以這些植物可說是「八仙過海-各憑本事」,各自有一套生存的本領。就拿假吐金菊、車前草這二種植物來說,它們只出現在冬末到初夏的這一段時間,其餘時間是以種子的形式蟄伏在土壤中,但彼此的生存策略又顯不同。
假吐金菊好發於草皮區邊緣,特別是那些干擾(打掃)最頻繁的區域,柔弱的植株沒有堅硬的外皮保護,大致是平貼在地面上,花朵開在植株正中央近地面處,就算是工友修剪草皮,頂多也只是削去少部份的葉子,並不會影響到傳宗接代的大事。
車前草則是見縫插針,零星分散於整個草皮區中,大大的葉子及直挺的花序,大老遠就可看見,想要逃離工友的魔掌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但是它們運用「三步當做二步走」的速度,硬是在「草頭」落地之前,就搶先當了爸媽了!
第二節、 南北植草磚區
本區分成二部份,分別位於新大樓的南北二側,呈斜坡狀,原本栽植韓國草,在一番激烈的生存競爭之後,植物物種間的優敗劣勝已見真章,但是南北二植草磚的植物相卻有著極大的差異。
1、南植草磚區原本位於二棟大樓之間,磚縫間的土壤不多,所以保水不易,平時多呈乾旱狀態。此區剛好是通往操場的必經之地,除了打掃時的拔草之外,不少學生喜在此追逐嬉戲,所以人為干擾嚴重。優勢的草種除了原本的韓國草之外,就屬黃鵪菜、鼠麴舅和黃花酢醬草了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幾個大樓排水口處,彷如沙漠中的綠洲一般,長期保持溼潤,故也著生了不少嗜溼植物,如鱧腸、鵝腸菜、苔蘚等,甚至是搭乘鳥類水肥專機空降屋頂,再沿排水系統順流而下的榕屬植物(如榕、雀榕)。
2、北植草磚區的植物相可就精彩嘍!這裡屬於校園中較少被干擾的區域,原本的韓國草早就退位了,接手的是黃鵪菜、鼠麴舅、黃花酢醬草、紫花酢醬草、銀膠菊、野茼蒿等。這裡有少數地點曾經接受外來的覆土,所以有木賊、節節菜、羊蹄等特殊植物出現。此外,這裡大片的黃花酢醬草也吸引了以它們為食草的小灰蝶來產卵,而且數量還不少喔!此地可說是龍山的寶地。
第三節、 水生池
本校的水生池座落於學校東側門邊,是水泥立面式的建築,池水並未與外界連通,是個封閉式的靜水池域。池邊有高大的小葉南洋杉、榕樹與朴樹,池中的落葉很多,再加上池內栽植的水生植物,如睡蓮、滿江紅、水蘊草等,提供了大量的腐植質,所以池內的螺類數量不少,這些螺類可能是隨著水草而移入的,或者是人為刻意放養。按照個體數量多寡來排列,分別是椎實螺、石田螺、圓田螺。除了螺類之外,數量最多的生物是搖蚊、顫蚓,這二種生物大致代表著水中的有機質較多、溶氧量較低,也就是水質較差。
先前的舊教室拆除工程,對水池內的生態起了不小的變化,有不少的水泥塊堆積在池內,造成棲地類型的改變,再加上水源被移除,水池無法補充新水,水質更形惡化,更嚴重的是水池曾經數度面臨見底的窘境,嚴重影響池中生物的生存,目前已見不到施工前滿江紅滿佈水面的盛況了。
第四節、 東大荒區
這裡雖然低年級遊戲設施的所在,但卻是龍山校園中另一個較少受到干擾的角落,平時鮮少有人涉足,雖然這裡的植物長得比較高大,但是由於地貧水少,大體上是以龍爪茅、大花咸豐草、野莧、野茼蒿、孟仁草、牛筋草等為主。
第五節、 花圃區
龍山校園花圃數量眾多,每一個花圃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,就算是同一個花圃內,不同的小隔區,竟也有著不小的差距,真是不可思議啊!相較於其他校園棲地而言,花圃棲地是屬於高度人為干擾的環境,除了每日有學生打掃之外,林媽媽更是時常進行植物的更新與去除雜草的工作,所以除了刻意種植的觀賞植物外,可以在這裡的生存的植物也都是各個身懷絕技的。以下簡單的舉幾個物種加以說明:
1、 天葫荽又稱為乞丐碗,這種小巧玲瓏植物,最喜歡在花圃除完草之後出現,生長速度頗快,且常是一大片地恣意地生長,短期間內就將光禿禿的地面換上綠色外衣。顯然它們的生存策略是利用人們除草後,其他競爭者來不及移入的這一段空檔迅速生長。由此看來,人們倒成了它們的最佳打手了!
2、 紫花酢醬草是另一個利用人們的高手。自然野地之中,開著淡粉紅色小花的紫花酢醬草,不曾有人發現過它們結果過,而且它們也不像黃花酢醬草般可以利用四處蔓爬的走莖拓展地盤。它們所憑藉的是生長於地底下特殊的鱗莖構造,每一片鱗莖都可以再長出一棵新的植物體來,當土壤被翻動後,四散在土壤中鱗莖就是將來重生的本錢,紫花酢醬草就是這樣在利用人們的。
第六節、 頂生植物
這是一群與世獨立、桀驁不馴的傢伙,也可以說是一群可憐的生物!他們出現的地點多是在別的植物不想涉足的地方,比如說屋頂、樹上、牆面、陽台…等地。陽光、空氣、水、養分、土壤等是影響植物生長的重要因子,上述這些地點土壤十分缺乏,更談不上有什麼保水、製造養分的功能了,再加上強烈的日照、風吹,要在這裡生存著實不易。這些植物究竟為了什麼會選擇這樣的環境?由頂生植物的生長、分佈,可以看出植物不同的傳播方式,這也是非常有趣的。一般而言,植物的傳播方式大概有下列幾種:
1、 風力傳播:這類種子的重量較輕或是長有輔助的翅膀、毛茸,以便於它們利用風力傳播到遠處,例如黃鵪菜。
2、動物傳播:有些植物利用果實來吸引動物,這類植物的種子有堅硬的外殼,一種是被吞進肚子後,連胃液都消化不了,排泄時隨糞便排出,例如榕子。另一種是大型種子,吃完果肉後種子便被隨地棄置,例如荔枝。
3、附著傳播:有些植物的種子尖端有倒鉤,會附著在經過的動物身上,搭著動物的便車四處移動,達到傳播的目的,例如大花咸豐草。
4、 爆裂傳播:有些植物的種子成熟後,果皮就自動迸開,彈出裡面的種子以傳播種子,例如黃花酢醬草。
5、水力傳播:有些植物生長在水邊,其果實或種子通常多粗糙纖維或果皮含有氣室,可藉此浮於水面,靠著水運送果實、種子來傳播,例如棋盤角。
調查結果發現,頂生環境中的植物,傳播方式以風力傳播居多,其次是動物傳播。而在植物的科別方面以菊科最多,但植物的數量卻以榕樹居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